读经:耶罗波安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,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,自己上坛献祭。他在伯特利也这样向他所铸的牛犊献祭,又将立为邱坛的祭司安置在伯特利。他在八月十五日,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,为以色列人立作节期的日子,在伯特利上坛烧香。(王上12:32-33) 耶罗波安为达到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目的,在耶和华所定的节期之外,私自定了神未曾吩咐守的节日,且叫以色列人遵守。以至于使以色列人信仰偏差,干犯耶和华。今天,也有许多基督徒或出于无知,或出于有意,也在热心参与着神未曾吩咐的中外许多节日,以至于得罪神。庆祝这些节日不但没有圣经真理的根据,其根源更是从外邦拜假神的宗教习俗而来,其中还搀杂了许多迷信的传统,使我们不得不认真看待,从新考究,以免在别人的罪上有份。 今特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,为要唤醒读者们,根据圣经的真理,来看待当今所流行的各种风俗与传统,以免重蹈他人的覆辙。
一、认识国外的节日 一、认识万圣节 每年十一月一日是“万圣节”(Halloween),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,居住在爱尔兰、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(CELTS)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,即10月31日。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,也就是新年伊始,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。凯尔特人迷信地认为,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,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,借此再生,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。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,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、烛光,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,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灵魂吓走。之后,他们又会把火种、烛光重新燃起,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。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。 到了公元1世纪,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,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。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,戴着可怕的面具,打扮成动物或鬼怪,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。这也就是今天全球许多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,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。 10月31日的晚上,就有一群群的小孩子或青年人,扮作小鬼、神仙、海盗、或者某电影明星,沿街游行,挨家逐户地去按门铃,大叫一声"Trick or Treat"(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),应门的人就要把糖果送上,否则,这户人家就要遭恶搞。而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,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。那时的11月2日,被称为"ALL SOULS DAY"(万灵之日)。在这一天,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,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“灵魂之饼”。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神职人员的祈祷,期待由此得到神的佑护,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,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。 而南瓜被雕空当灯笼的做法,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。故事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,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。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,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,恐吓恶魔,令他不敢下来,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,让恶魔答应施法,使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放他下树。JACK死后,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,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,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。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,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,称作"JACK LANTERNS",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,则是南瓜做的 Jack-O-Lantern了。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,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,都比萝卜强,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了。 基督徒作家罗信(Bob Larson)指出,万圣节是今天撒但教庆祝的八个节日中的一个。如果一些行邪术的团体和撒但教都庆祝万圣节的话,那么,虽然当年迷信的信仰和仪式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,不难相信各种邪术、占卜、献祭,甚至杀人的事,仍然发生在今天的万圣节。此外,很多的神学家都同意,在这类的节日中,邪灵是会加倍地活跃。一般人显然在这方面没有留意,只觉得这不过是一个胡闹狂欢的日子,但是,最低限度,万圣节会“引起一般人接纳邪术”。 二、基督徒应否庆祝圣诞节?(Charles Halff 著摘录) 圣诞节不是圣经的教导 首先,圣诞节不是圣经的教导,如果我们的救主要我们庆祝祂的生日的话,祂一定会告诉我们当如何庆祝,几时庆祝。但是,基督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要庆祝祂的生日。此外,我们从圣经及教会历史得知,使徒及早期教会也从未庆祝基督的生日。 事实上,圣经中只记载了两次生日庆祝,而且两次都与凶杀有关。创世记四十章二十二节记载了埃及法老在庆祝生日时,把膳长杀死;另外一处的记载则是在希律王庆祝生日的当儿,把施洗约翰的头给斩了。我个人认为,神有意让这两个生日庆典来劝诫、教导我们,也昭示我们,主不以庆祝生日或周年纪念为乐。 圣经是神向人最完整及最终的启示,也告诉了我们灵性生命所需的一切条件(提后三16),我们不需舍圣经而他求。神的话语告诉我们当如何敬拜,如何奉献支持主的工作,如何向迷失的人传福音,如何掰饼、喝杯记念主,还有一切有关基督徒生活的一切事情。但是,圣经从未记载神吩咐我们要庆祝圣诞节。圣经教导我们要纪念主的死,而从未教导我们要庆祝祂的诞生。 神的儿女应当就是遵守圣经的子民。我们理当遵守神的话语的教导。因此,圣经从未提及圣诞节这一件事,就足以说明我们不应该有庆祝圣诞节这回事。然而,事实还不只是如此而已。 基督不是在12月25日降生 我不庆祝圣诞节的第二个原因是那一天根本就不是祂的生日。请注意以下的经文: “(她)就生了头胎的儿子,用布包起来,放在马槽里,因为客店里没有地方。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,夜间接着更次看守羊群。……众天使离开他们,升天去了。牧羊人彼此说:我们往伯利恒去,看看所成的事,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。”(路二7-8、15)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:主耶稣是在夜间降生,当时,牧羊人在田野里放牧羊群,天使把这大喜的信息告诉了牧羊人。在巴勒斯坦,十二月份是雨季的中段,羊群在这时候都被关起来。牧羊人在十月到第二年四月之间,都会把羊关起来。一般在10月15日之前,他们都会把羊群从山领地区、野地里赶回去,以免在10月15日之后的寒冷及雨季伤害到羊群。因此,主基督的降生不可能是在十二月底。 路加福音二章一节及三节告诉我们,主耶稣降生之时,该撒亚古士督有旨意下来,“叫天下人民都报上册……众人各归各城,报名上册。”这不可能在冬天发生。罗马的统治者撒该亚古士督绝不可能在严寒冬天,要他的百姓报名上册。因为在冬天,行动很不方便,因此百姓很难遵守君王的命令。我们的主也曾经告诉我们,在冬天里要行走是很困难的,因此祂说:“你们应当祈求,叫你们逃走的时候,不遇见冬天……”(太二十四20) 没有人知道主耶稣生的正确日期,然而祂最有可能在十月初降生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祂在世传道三年半,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在尼散月的十四日,相当于阳历的四月(参约十九31,利二十三5)。我们追算回去,三年半之前,主耶稣是三十岁--就开始公开传道--上溯到十月。因此,我们的主很可能是在十月间降生。 然而,我们应当记得,主耶稣的生日并不是最重要的日子,重要的是祂降世了,为要代替罪人而死。我们是敬拜那位复活升天、进入荣耀的基督,祂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(太二十八18)。 圣诞节的起源 圣诞节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?当然不是从神那儿来的!圣诞节是起源于宁录时代的,宁录就是那位负责监督巴别塔兴建的人,这也是我不庆祝圣诞节的另一个原因。 在耶稣基督诞生的数千年前,有很多国家都在12月25日那天庆祝太阳神的生日。宁录的寡妻示米拉米斯(Semiramis)是太阳神之母,她被尊为天后,而她的儿子就是在12月25日诞生的塔模斯(Tammuz)。 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的传说:塔模斯的诞生是一个很神奇的故事。因此,几个世纪以来,人们就以宴席、大吃大喝、荒淫醉酒的方式来庆祝他的生日。这种庆祝方式与塔模斯本身有很大的关系,塔模斯是一个贪爱女色、喜欢饮酒、讲下流笑话及荒淫为乐的人。传说他爱每一个人,而每一个人也爱他,因此在12月25日这一天,所有的异教徒都庆祝太阳神塔模斯的生日。 在亚历山大·希斯洛(Alexandra Hislop)的伟大著作——《两个巴比伦》(The Two Babylons)一书中,有详尽的记载,任何一本出名的百科全书也都有记载这些事实。 有人可能会说:“我们生活在外邦人的世界,因此,我们毫无选择地随从外邦人的教义与习俗。”然而我们不可以忘记,主耶稣曾经说过:“你们必晓得真理,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。”(约八32)面对着这个异教的节日,你只有一件正直的事可行,那就是拒绝它,并且坚决不参与其事。童贞女生基督是一件蒙恩的事实,但是圣诞节的庆祝却是败坏的,与神敌对的。 圣诞节:天主教的节日 我另一个不庆祝圣诞节的原因是因为它是天主教的节日。为什么我要盗取天主教的节日来庆祝呢?他们是从异教取得这个节日,我宁可让他们专有这个节日。 请看美国百科全书(Encyclopaedia Americana)对于圣诞节与天主教的说法: “圣诞节——根据众多权威的说法,公元一世纪的初期教会根本就没有这回事。因为基督徒只纪念耶稣基督为世人的罪钉死而复活这件事,从未庆祝祂的降生。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,才建立起这个庆祝节日。在公元五世纪时,西方教会(罗马天主教)下令永远在罗马庆祝他们的神"琐"(Sol)的诞辰的那一天,也顺便庆祝耶稣的降生。应节的物品如青属的乔木、懈寄生、圣诞节宴会的器皿等等应运而生。圣诞树则可以上溯到罗马时代,它是从德国传到英国的。” 大英百科全书(Encyclopaedia Britannica)对圣诞节有如下的说法: “圣诞节,英文Christmas 即是为基督(Christ)做弥撒(Mass)的意思,在初期教会根本没有这回事。” 只要把英文 Christmas 这个字拆开来分析,就可以知道其含义——为基督(Christ)做弥撒(Mass)。弥撒是为死去的人的灵魂祷告、唱诗及念经。重生得救的基督徒根本不应该与弥撒有任何瓜葛。然而,千千万万的基督徒彼此以Merry Christmas(圣诞节快乐)来彼此祝贺,完全没有注意的他们这样做的时候,实际上是把这个宝贵又神圣的基督与一个魔鬼的节日混合在一起。我们的主清清楚楚地教导我们,不可以把祂的名字与任何一个异教节日或偶像混在一起。以西结书二十章三十九:“……不可再用你们的供物和偶像亵渎我的圣名。” 圣诞节是天主教的节日,而他们又是从异教得来的。罗马帝国时代的异教徒在12月25日庆祝他们的太阳神的诞辰。 三、复活节(Easter)的由来 复活节是基督教世界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复活,因而设立此节。历史学家根据《圣经》和以色列人逾越节的日期,推算出在春分日(3月21日)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礼拜天就是《圣经》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。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,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,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。而规定复活节前两天的星期五为耶稣受难节。 复活节的这一天,原是纪念西亚地区异教神明“巴力”的同父异母妹妹亚斯塔路诞生的日子,亚斯塔路也是巴力的情妇。相传巴力得知妹妹亚斯塔路生于一枚天鹅蛋中,就去灌木丛中寻找;找到了,就抱在怀里,孵化出了一只兔子;兔子长大后成了一个美女,和巴力同居,后来在巴力危难之际还救过巴力一命。英语单词Easter的词源就是亚斯塔路。所以,在节日期间,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把鸡蛋煮熟后涂上红色,代表天鹅泣血,也表示生命女神亚斯塔路诞生后的快乐。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地聚在一处,用彩蛋作游戏:他们把彩蛋放在地上或土坡上滚,最后破裂者即为获胜,胜利者可以得到所有游戏者的彩蛋。人们迷信地相信,彩蛋在地上来回滚动可以使恶魔不断惊颤、倍受煎熬。 由此可知,所谓“受难节”、“复活节”也是基督教界的“耶罗波安”私自定的节期,是神在圣经中未曾吩咐守的日子。
二、认识国内的节日及风俗 一、花圈的由来(徒14:13) 花圈的起源,至少是远在二千年之前在欧洲就风行了的。希腊人和罗马人敬拜假神的时候所用的一种供物,以示对所崇拜的神明尊重和敬礼。古希腊把花圈称为“斯吉芳诺思”,是装饰神像的“圣物”。而按照北欧传统的迷信说法,一个人临死时带上花圈,天使就会把他的灵魂带到天堂。 使徒行传第十四章所记载的事件,让我们知道当时欧洲的迷信风俗。当保罗在路司得城里,使那生来瘸腿的人起来行走的时候,那些看见这事的人都认为,保罗和巴拿巴是他们所敬拜的两个大神宙斯和希耳米。这风声传到宙斯庙中,事奉宙斯的祭司便照他们平日祭祀宙斯的礼节,牵着牛,拿着“花圈”,来到保罗和巴拿巴面前,要对这两位在他们认为显圣的“神”面前献祭。这就是圣经中告诉我们的花圈的来源和用途。当初,花圈既是作为崇拜假神的迷信品,就不管年日多久远,花圈的用途变得多样化,但其源头总是来自魔鬼的发明。 二、年与鞭炮的由来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每到除夕,就会来吞食牲畜、伤害人命。而有一年除夕,一个神仙化为白发老人,用燃响的爆竹和身披的红袍来驱逐“年”兽。此后的每年除夕,家家都贴红对联,燃放爆竹,户户灯火通明,守更待岁。这风俗越传越广,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——“过年”。 南北朝时代写成的《荆楚岁时记》曾经这样记载,正月初一,鸡叫头一遍时,大家就纷纷起床,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,来逐退瘟神恶鬼。当时没有火药,没有纸张,人们便用火烧竹子,使之爆裂发声,以驱逐瘟神。因为最初的爆仗是烧竹子,故称“爆竹”,一直沿用至今。唐朝把它称为“爆竿”,后来也称为“炮仗”。后来,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,发现硝石、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,于是发明了火药。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,声音更大,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。北宋时,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,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,改名“爆仗”,后又改为“鞭炮”。爆竹很快成为一种驱害辟邪的神物。 圣经却教导:“故此,你们要顺服神,务要抵挡魔鬼,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。”(雅4:7)神的儿女一面顺服神的命令、神的引导,一面奉主耶稣的名抵挡、斥责魔鬼,魔鬼就必离开我们逃跑了。神的儿女却不能倚仗鞭炮来辟邪,或者在婚丧喜庆时鸣放鞭炮,“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”,这么做的话,就等于“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,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(魔鬼)。”(弗2:2) 压岁钱的由来 春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长寿安康,长辈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。这个传统的做法是源自一个鬼的传说。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,名字叫“祟”,每年的除夕夜里出来害人,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,孩子吓得哭起来,然后就发烧,讲呓语而从此得病,几天后热退病去,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。人们怕“祟”来害孩子,就点亮灯火,团坐不睡,称为“守祟”。 在浙江嘉兴有一家夫妻俩,老年得子,视为心肝宝贝。到了年三十夜晚,他们怕“祟”来害孩子,就拿出八枚铜钱给孩子玩。孩子玩累了,睡着了。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,夫妻俩不敢合眼。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,吹灭了灯火,“祟”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,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,吓得“祟”逃跑了。第二天,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“祟”的事告诉了大家,以后大家学着做,孩子就太平无事了。后来解释说,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,暗中来保护孩子的。因为“祟”与“岁”谐音,所以,“压崇钱”逐渐也称为“压岁钱”,以保佑晚辈得到压岁钱后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 其实,我们“认识神,就得平安。福气也必临到……。”(伯22:21)但愿神的儿女能“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……”(彼前1:18) 三、清明、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和寒食节、禁火的习俗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,是晋国的百姓为纪念忠心帮助晋文公的介子推而有的。介子推临死前写了一首劝晋文公常“勤政清明”的诗,后来,晋文公就将介子推的死地那里的一棵柳树,改名为“清明柳”。因此,每逢介子推死的那天,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。还用面粉和着枣泥,捏成燕子的模样,用杨柳条串起来,插在门上,召唤他的灵魂,这东西叫“之推燕”(介子推亦作介之推)。每逢寒食,人们即不生火做饭,只吃冷食。在北方,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、麦糕等;在南方,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。每届清明,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,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,以示怀念。 清明节插柳戴柳又是由于中国人以清明、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,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。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,而插柳戴柳。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。受佛教的影响,人们认为柳可以祛鬼,而称之为“鬼怖木”,观世音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里说:“取柳枝着户上,百鬼不入家。”清明既是鬼节,值此柳条发芽时节,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。 清明扫墓 清明扫墓盛行于唐代。《梦梁录》记载:清明节这一天,“官员士庶,俱出郊省坟。”祭祖、上坟、扫墓,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。人们在这天给坟墓添土除草;同时供上祭品,烧些纸钱,或在坟上压纸钱,或在树枝上挂纸条,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,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,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。祭罢,或聚餐饮酒,或比赛娱乐。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柳条编成箩圈状,戴在头上,称“清明不戴柳,来生变黄狗”。 清明节的寒食、插柳戴柳、上坟扫墓、压纸钱等许多做法都杂带着迷信思想,而这些迷信的思想与做法因着年代久远,已潜移默化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了。在中国的基督徒一不小心,就会沾染偶像的污秽。所以,难怪使徒约翰劝说:“小子们哪,你们要自守,远避偶像。”(约壹5:21) 四、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,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,普遍为人所接受的是源于纪念屈原。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他倡导举贤授能,富国强兵,力主联齐抗秦,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都城,流放到沅、湘流域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便于五月初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。 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原。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 端午节的其它传说,有源于纪念伍子胥之说的;有源于纪念孝女曹娥之说的。但另有一种说法,据学者闻一多的《端午考》和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,端午的起源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,他们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--史称百越族。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。 五、龙的由来 龙最早源于我国三皇之首、百王之先的太昊伏羲氏部落图腾徽号。并且伏羲的形象是人首龙身,被尊为中华祖龙。相传伏羲是雷神的儿子,雷电就成为龙的重要取材对象之一。闪电为龙之形,雷声为龙之音,雷神就是龙神,雷神的儿子当然是龙。 自秦汉开始,皇帝被说成是“真龙天子”,明清两代帝王更加强了对龙的垄断。所以龙有三重含义:一是通天的神兽,二是君主的化身,三是吉祥瑞兽。 中国龙文化中,龙能司水布雨(因龙的原型也是鲵(娃娃鱼)的缘故),又与祈雨巫术的发展有关。但在祈雨巫术中,龙却不是主角,不过是天神的助手、布雨的工具。汉朝以后,龙才由神兽变成了人格化的龙王。 随着道教的兴起发展与佛教的传入,龙的形象分别被道教、佛教利用,成为他们教中的神祇。而赛龙舟与舞龙更是带着浓厚的迷信色彩。 所以,龙是中国人祖先崇拜的图腾,是虚构神灵的具体化身。龙的形象与作用因着历代中国君王、人民、宗教的私欲,不断地修改而加以利用,其本身是客观不存在的活物。龙藉着文化渗透、媒介传播,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偶像,最普遍的本土偶像。龙已成为魔鬼的地位,借此来攻击人。 (附:圣经中“龙”字的译法:启示录12:3-17,13:2-11,16:13,20:2中原文G1404希腊字δρακων,英文译成"dragon",中文译成“龙”字,其实当译成“巨蛇、一种令人惧怕的动物、棲于水陆的怪物(常指某种蛇或爬行动物)”等。) 六、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,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、拜月的风俗。《礼记》中载有"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以朝,夕月以夕。"这里的“夕月”就是拜月的意思。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“拜月坛”、“拜月亭”、“望月楼”的古迹。北京的“月坛”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。每当中秋月亮升起,于露天设案,将月饼、石榴、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进行拜月祭祀。而现在,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。中秋节又与“嫦娥奔月”、“吴刚伐桂”、“玉兔捣药”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。 圣经说:“在你们中间,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诸城中,无论哪座城里,若有人,或男或女,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恶的事,违背了他的约,去事奉敬拜别神,或拜日头,或拜月亮,或拜天象,是主不曾吩咐的。有人告诉你,你也听见了,就要细细地探听,果然是真,准有这可憎恶的事行在以色列中,你就要将行这恶事的男人或女人拉到城门外,用石头将他打死。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将那当死的人治死。不可凭一个人的口作见证将他治死。见证人要先下手,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。这样,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。”(申17:2-7)可见,崇拜月亮为神,这是自古中外皆有的事,其中所产生出来的仪式、礼节、风俗、文化、活动等均沾染有偶像的污秽,神的儿女“当慎思明辨。”(林前14:29)“要逃避拜偶像的事。”(林前10:14)“又说,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,与他们分别,不要沾不洁净的物,我就收纳你们。我要作你们的父,你们要作我的儿女。这是全能的主说的。”(林后6:17-18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