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基督的神人二性


基督降生前,祂已存在,祂是神;祂降生之后,就具有神人二性,祂就永远是神而人的基督。

一、异端否认基督的神人二性

1.爱宾派

他们是早期极端的犹太派。他们认为耶稣是约瑟与马利亚的儿子,神拣选祂为弥赛亚。他们否认祂的神性、否定童女生子的神迹。

2.诺斯底派

他们认为神不可能会成为肉身:当耶稣受浸时是基督临到耶稣的身上,耶稣将死的时候是基督离开祂去了。他们又看耶稣是个幻影。

3.亚流派Arius

主后4世纪初,亚力山大亚流说:“基督不是真正的神,祂是受造的。祂不是完全神,也不是完全人。”主后325年,尼西亚会议定他们为异端。

4.阿波林派

他们高举基督的神性,祂的人性被其神性取代了。耶稣有身体与灵魂,但没有理性或心智。381年,君士坦丁堡会议定他们为异端。

5.涅斯多留派

5世纪,他们否认耶稣两性合一,他们认为“道”住在耶稣里面,有如圣灵住在信徒里面一样。

他们损害基督真正的神性。431年,以弗所会议判定这是错误的。

6.犹提干派

他们认为基督只有神性(包括祂的身体)。

451年迦尔西顿会议判定他们是错误的。确立教会保持到现在的立场,两性至今不变。

二、宣告二性的基督

325年尼西亚大会,尼西亚信经宣告基督有神人二性。

451年迦尔西顿会议,迦尔西顿信经说:基督一个位格包含两种本性,没有改变、没有混合、没有分离,也没有区别,而且是二性并存的。

这两个会议和两个信经,价值甚大。

耶稣是神也是人,今后亦是二性的。

1.二性相连而不可分

“二性”,不是夫妻“二人成为一体”;不是基督与圣徒相联的情况;不是神性住在基督的心里,好像基督住在圣徒心里似的;不是双重位格;不是以“道”取代了人性的心灵;也不是渐渐变成神性的。

两个本性各有属性,不是互相混合也不是互相交换。耶稣是以一个位格出现的。祂的行动,有时是凭人性的自我意识,有时是凭神性的自我意识,互相不冲突。

按祂的人性,祂愿意避开十字架的痛苦:“祂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祷告说:‘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祢叫这杯离开我……。”(太26:39)按祂的神性,祂也愿意成为“罪”的屈辱:“神使那无罪的,替我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。”(林后5:21)但祂还要遵行父的旨意:“……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祢的意思。”(太26:39下,参来10:7,9)

2.二性相连的情况

二性相连,但不是合并。祂的位格是神人一体,但又不是神而人的本性,因为祂神性的知识是无限的:“因为祂知道万人”(约2:24),而祂的人性在智慧等都是渐渐增长的:“耶稣的智慧和身量,并神和人喜爱祂的心,都一齐增长。”(路2:52)

二性在一个位格里是相连的:按神性祂是全能的:“这是全能的主说的”(林后6:18);按人性祂是“软弱”的(太26:38)。按神性祂是全知的:“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……”(可2:8);按人性祂的知识在增长(路2:46,52)。按神性祂是充满万有的(弗1:23);按人性祂是受地域限制的。

二性的称呼互相通用:按神性,“称为至高者的儿子”;按人性,“祂祖大卫”(路1:32)。“从天降下、仍旧在天。”(约3:13)“……按肉体说,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。祂是在万有之上,永远可称颂的神。阿们!”(罗9:5)

自从耶稣降生后,祂在世是二性相连;从此二性相连,是永远都是一样的。


下一章